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195.9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395.61亿元,增长1.3倍;人均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44475元增加到2021年的99265元,突破15000美元,位列全国第7位;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32.5:37.4:30.1调整为2021年的23.1:37.9:39.0,实现了从农业为主向二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始终坚守忠诚本色,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始终聚焦重点发力,不断壮大综合实力,高质量推进兵团现代化建设。
发挥现代农业优势,打造先进生产力示范区
农业是兵团的优势产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条件好。新时代,兵团要发挥先进生产力示范区的功能作用,一是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兵团作为我国重要农业生产区,理应扛起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任。二是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拓展兵团农业的优势领域,提高兵团农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全国领先,现已推广至我国29个省市及中亚、非洲等地区近20个国家,下一步要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三是兵地融合共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要打破兵地壁垒,以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为目标,以国家高新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实现兵地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合力打造棉花和纺织服装、粮油、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立足兵团棉花产业优势,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织造、服装和家纺等后加工业,补齐化纤纺织及混纺短板。提高现有传统印染技术水平,发展高端面料,拓展纺织面料应用领域。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打好“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牌,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发展金属冶炼和加工业。重点发展铝基、硅合金材料、有机硅材料。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延长氯碱化工、煤化工产业链,实现高端化、精细化发展。重点发展特种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等新型建材业。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自治区“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建设集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功能为一体的兵团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探索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构建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快现代商贸业发展。构建多业态、多形式发展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以“中国屯垦旅游”为主体品牌,坚持“以文强旅、以旅兴文”,统筹全域文化和旅游资源,培育文旅产业与新业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加强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化养老设施,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利用各种传媒、节会活动、招商推介会等开展对外宣传、推介工作,吸引有实力的投资商投资兵团社会化养老产业。
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推动兵团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巩固成果、完善配套、提升水平。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把开发区打造成整合创新要素最有效的载体、融汇创新抓手最核心的平台、集聚创新产业最丰富的区域、探索体制改革最活跃的前沿。不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金融服务供给,为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水利、电力等重点领域改革,降低企业要素成本。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扩大开放,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积极参与自治区“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拓展向西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依托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和边境师市口岸经济带,大力发展商贸物流、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兵团内部资源整合,探索建立海外仓、物流基地和分拨中心,着力打造辐射全疆、联通内地和中亚地区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建立跨境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引导企业利用知名电商平台开展产品营销和服务,充分利用电商等新业态,提高产品的外向度。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粮油、肉类等优质产品优势,建立名优农畜产品进口储备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满足周边国家需求的绿色安全果蔬产品,配套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形成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加大对兵团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机装备的推广力度,提升国际知名度。
完善功能,为产业发展搭建平台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增强“城”的功能。积极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合理布局商业、办公、居住、生态空间,加强商业综合体、商业精品街、文化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三新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连队发展活力。以连队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深入实施产业振兴,发挥农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充分激发连队发展活力,让职工群众分享发展红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打响绿色有机品牌。推进“一连一品”,一连一特色,将特色做成品牌、做成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抓好具有生产性功能的作业点连队建设,积极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