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欧文汉:传承财政百年红色基因 扎实做好财税改革和政策研究工作

        发布时间:21年11月04日 信息来源:财政部 编辑:兵团财政局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

        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欧文汉 

          财政部党组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为推动全国财政系统进一步做好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工作,部党组专门安排举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业务培训班,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总结交流改革经验,上下联动形成更大合力,有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改革举措落实落地。

          一、党领导财政改革发展工作百年历程和经验启示

          我们党自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财政工作,领导财政事业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阶段,历经百年风雨,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根据不同时期财政职能定位和工作重心,建党100年来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建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一直将壮大财政实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财政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力保障了不同时期革命战争、政权建设等需要,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个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计划经济相适应,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对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个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财税改革主动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要求,作为突破口先行一步,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而不断深化,先后实施了包干制和利改税、分税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推动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财政职能逐步向保障改善民生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领域深化拓展,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四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财政工作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百年探索历程,党领导财政工作主动适应各个时期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完善,年度预算控制方式不断改进,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更加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政府债务管理不断加强,预算公开制度化常态化,预算管理的透明度、规范性、统筹力和绩效水平显着提升。二是税收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按照“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思路,“三位一体”推进税制改革、税收立法、减税降费,推动税制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税收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是财政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深入推进,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理顺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更有力保障。目前,现代财政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为建立现代财税体制、进一步做好新时代财政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这一历程中,党领导财政改革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要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财政优良传统作风,自觉传承财政红色基因。

          (一)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财政部做具体服务保障工作,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加强管理,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确保财政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

          (二)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正是百年财政改革发展历史的生动阐释。做好财政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党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完善财税政策体系,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做好财政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深刻认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强化财政的公共性和公平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预算收支安排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财税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党和政府过紧日子作为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方针,持续完善制度机制,强化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五)始终坚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做好财政工作的重要方法论。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必须加强系统谋划,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增强改革措施、发展措施、稳定措施的协调性,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二、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着力点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统筹谋划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储备充足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没有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从财政看,进入新发展阶段,财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发生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经济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夯实财源基础,但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与财政支出刚性增加的矛盾较为突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在收入组织方面,重点是进一步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切实发挥税收功能作用。要按照“稳定宏观税负、稳定基本税制、优化税制结构”的总体思路,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更好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分配格局、促进结构优化和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持续优化税制结构,进一步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坚持依法治税理念,提高政府税收和非税收入管理规范化、协调化、法治化水平。继续深化和拓展全球税收治理合作,推动建立国际税收新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全球税收环境。

          (二)在预算管理方面,重点是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更好贯彻国家战略和体现政策导向。要增强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加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在资源统筹、挖掘潜力、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上下更大功夫。加强四本预算的有机衔接,各部门和单位依法依规将取得的各类收入纳入部门或单位预算,强化对各类资源的统一管理,深化共享共用和全面统筹。加强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应用。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财会监督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以政府部门财会监督为主导的体系框架,加强会计审计监管,有效发挥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就近就地监管作用,强化政策落实跟踪问效。

          (三)在财政体制方面,重点是加强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的匹配,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推动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一是持续深化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落实已出台的分领域改革方案。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由中央和地方按照规范的办法共同承担支出责任。二是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按照税种属性等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分配关系,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三是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厘清各类转移支付功能定位,规范项目设置,强化协调配合,特别是要合理确定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和规模,健全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精准支持地方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四是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加大财力均衡调节力度,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四)在财政支出方面,重点是在保持合理支出强度的同时,做到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发挥好财政总量调控作用,保持合理支出规模和赤字率水平,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量入为出原则,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大对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基本住房等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补齐短板弱项,兜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有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发力。大力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五)在防范风险方面,重点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和财政可持续性。一是科学确定政府债务规模,依法构建和落实好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和刚性约束。二是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严禁地方政府以企业债务形式增加隐性债务,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三是加强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对拟出台的重大公共政策,客观分析评估对财政支出的影响。同时,对已出台的支出政策进行全面梳理,逐步清理规范。四是实施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稳步有序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五是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加强综合性、前瞻性分析研究,备好应对预案,有效应对重大风险。

          在深化改革、健全制度的同时,要狠抓财政科学管理,推动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治理水平和运行效能。

          三、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研究

          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推进财政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创新方法,特别是要科学把握新时代财政工作规律,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发展与安全、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等重大关系,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系统观念、精准理念,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更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财政政策研究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对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等方面作出部署,并对促进共同富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提出明确要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地从政治上谋划推动财政工作,群策群力、深入研究、攻坚克难,及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同时,要坚持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加强对宏观政策特别是财税政策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政策研究的前瞻性、系统性和时效性。

          (二)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财政政策研究工作的着力点。要充分认识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深刻把握财政部门的政治机关定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政策研究中不折不扣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度融入财政政策研究工作之中,体现在更好为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建言献策的成效上。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跳出财政看财政,自觉将财政工作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中谋划、部署、推进,切实做到观大势、谋大局,协助抓好大事。要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聚焦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财政收支管理、财税制度建设等核心职能,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形成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加强协作联动,建立健全财政政策研究工作格局。要完善和用好专家工作室、部省共建、人才库等工作机制,统筹研究力量,创新方式方法,促进内外部智力资源融合互动,多出高质量成果。要建立健全机制和平台,加强上下联动,充分发挥财政系统整体优势,形成研究工作合力,深化成果共享交流,为做好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将财政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本文根据欧文汉同志在财政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业务培训班上的讲话整理。)


        链接来源: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2108/t20210802_3742020.htm